泰國出土新種鯊齒龍——蘇瓦提暹羅盜龍(Siamraptor suwati)

时间:2025-11-02 20:24:24 来源:前目後凡網 作者:影視
在泰國進行的化石發掘找出了蘇瓦提暹羅盜龍(Siamraptor suwati),是一種新型的掠食性恐龍。 這種生物屬於鯊齒龍屬,牠們以神似牛排刀的鋸齒狀牙齒聞名
在泰國進行的化石發掘找出了蘇瓦提暹羅盜龍(Siamraptor suwati),是一種新型的掠食性恐龍。 這種生物屬於鯊齒龍屬,牠們以神似牛排刀的鋸齒狀牙齒聞名。 IMAGE COURTESY OF CHOKCHALOEMWONG ET AL., 2019
研究人員將22塊新發現的化石按比例縮小以重建蘇瓦提暹羅盜龍的骨骼。 右下比例尺等於一公尺。 IMAGE COURTESY OF CHOKCHALOEMWONG
研究人員將22塊新發現的化石按比例縮小以重建蘇瓦提暹羅盜龍的骨骼。 右下比例尺等於一公尺。 IMAGE COURTESY OF CHOKCHALOEMWONG ET AL., 2019
(神秘的地球uux.cn報道)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MICHAEL GRESHKO 編譯:石頤珊):泰國出土新種「鯊齒龍」!古生物學家說,這些化石的年代超過1億1300萬年,屬於「至今在泰國出土最重要的恐龍之一。 」
現代泰國中部班沙潘欣村(Ban Saphan Hin)周圍的土地覆蓋著薄薄一層紅土,當地農民在此種植玉米和木薯。 不過在超過1億1300萬年前,這個地區的古老泛濫平原曾籠罩在一種牙齒神似鯊魚的恐怖恐龍陰影之下。
這種在10月中旬《科學公共圖書館. 總刊》(PLOS ONE)上獲得描述的新種掠食者──喚名蘇瓦提暹羅盜龍(Siamraptor suwati)──是在東南亞發現的同類型且年代相似的恐龍中最完整的化石。這種身長約7.6公尺的巨獸為該區域的重大恐龍發現增添一筆新紀錄,而它的化石將能夠為這種主要掠食性恐龍族群的擴散帶來新洞見。
「這是泰國有史以來最重要的恐龍發現之一,」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的古生物學家兼該研究出版審閱人史蒂夫. 布魯薩特(Steve Brusatte)在電子郵件中寫道。
舉例來說,由泰國嗬叻皇家大學(Nakhon Ratchasima Rajabhat University)的杜安蘇達. 查加羅翁(Duangsuda Chokchaloemwong)帶領的研究團隊仔細檢視骨頭之後發現這副骨骼充滿氣囊。 氣囊能讓恐龍的骨架更輕盈,且可能有助它以更快的速度呼吸,進一步的掃描分析將可以測試這個猜想。
「它應該是一隻凶殘、快速且靈活的猛獸,」布魯薩特說道。
宛如鯊齒
千萬年前,早在像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這樣的巨型暴龍屬(tyrannosaurs)恐龍上場之前,另一群大型掠食性恐龍曾經主宰地球:異特龍超科(allosauroid)。 在這些吃肉的大個子之中,有一群恐龍叫作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s),它們是白堊紀大部分時期的頂級掠食者。
「唯有當鯊齒龍式微,小型暴龍才有機會長得更大且爬上頂級掠食者的位置,」布魯薩特說道。
這群恐龍存在過的證據首度在1914年從埃及境內的撒哈拉沙漠出土,當時由德國古生物學家恩斯特. 斯特默(Ernst Stromer)資助的一隻遠征隊發現像牛排刀一樣的鋸齒狀恐龍牙齒。 這些令人生畏的利齒讓斯特默想起大白鯊屬(Carcharodon)的鯊魚,於是他在1931年將這隻恐龍命名為撒哈拉鯊齒龍(Carcharodontosaurus saharicus)。
接下來數十年間,古生物學家又找到了更多斯特默那隻鯊齒龍的親戚,其中包括幾種從古到今體型最大的掠食恐龍。 然而東南亞直到最近都沒有發現過保存良好的鯊齒龍。 這樣的斷層意味著這裏真的沒有鯊齒龍嗎,或者它們的遺骸就隻是尚未被發現呢? 為了找出答案,科學家必須開始挖掘。
挖出恐龍
過去十幾二十年間,泰國古生物學家發現了大量恐龍時代的化石。 自2007年以來,跨國團隊「日本-泰國恐龍計劃」(Japan-Thailand Dinosaur Project)已經找到兩種新的植食性恐龍, 分別是嗬叻龍(Ratchasimasaurus)與詩琳通龍(Sirindhorna),此外還有一種短吻鱷與鱷魚的古老親戚。
「這項計劃對於揭露白堊紀早期的恐龍演化史來說尤其重要,」研究共同作者,任職於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服部創紀(Soki Hattori)在電子郵件中寫道。 「經由比較日本和泰國白堊紀早期的恐龍,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它們,例如恐龍輻射狀適應的地理分布曆史。 」
研究人員在嗬叻府(Nakhon Ratchasima)的班沙潘欣村附近發現植食性的詩琳通龍,它身處大約1億1300萬年前至1億2500萬年前形成的岩層。 團隊進行發掘的時候氣溫可高達攝氏35度,而且發掘現場持續響著石頭相互撞擊的聲響。
一切的辛苦都值得:除了挖出詩琳通龍以外,發掘團隊還找到22塊掠食性恐龍散落的骨頭。 這些化石來自至少四隻不同的個體,其中有一些背骨、部分四肢與髖部,還有顱骨的碎片,其中包含一塊保存良好的右下顎骨。 查加羅翁和他的同事們仔細審視骨頭以後發現它們屬於一種鯊齒龍。
這項發現顯示鯊齒龍在白堊紀早期以前已經在地球上廣泛散布。 彼時許多其他的恐龍族群,包含其他異特龍在內,也同時在擴張它們的分布範圍。 當時北美洲和歐洲與亞洲依然相連,讓這三塊大陸的恐龍能夠交流。
對泰國而言,暹羅盜龍也意義非凡,查加羅翁說:「我希望這次發現能夠讓泰國人民明了我們的國家有這麽多化石需要年輕一代來探尋。 」

(责任编辑:曆史)

推荐内容